情绪最满的地方,就是投射的入口
- sharonlow0813
- 4 days ago
- 4 min read
前天听podcast后又又又陷入沉思了。
我最爱听由怡璇和嘉玲老师主持的《心理敲敲门》,已经有好多集的内容给我新视角看待事情。
这一期的标题是《一秒暴怒背后都有伤,认识【情结】就能理解愤怒下的【需求】》。
一开始纯属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听,因为不觉得自己易怒,只是希望听了可以进一步了解暴怒之人的内心世界。
殊不知,听了之后,走进的是自己冰山下的内心世界。
一开始是怡璇老师分享自己最近一秒暴怒的经验。
某一次在化妆间,嘉玲老师问她有没有记得翻开眼皮再画眼线,她就爆炸了!
因为她天生单眼皮,觉得嘉玲老师的话像是在嘲笑、讽刺她。
可是她自己就说过,她画眼线时需要撑开眼皮才能确保眼线不被“吃掉”。
某天,别人只是无意间多问一句,就点燃了她。
后来经过反思,她才发现【暴怒】之下,藏着【自卑】。
这次事件的“暴怒”只是投射了她过往的创伤——
她的父母也许无意间“嫌弃”过她的单眼皮,再加上她的妹妹天生就有双眼皮,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。
【单眼皮情结】其实体现了她想要【被接纳、被认可】的心理需求。
有没有什么“小事”让你的情绪不合理的大?
平时的你也许平易近人,但在这件事上你就是反应超大?
嘉玲老师说:“情绪最满的地方,就是投射的入口”。
一直认为别人有错,但其实伤口在自己身上。
就像你去按摩的时候,有气结的地方被轻轻按压就会很痛,其他地方都还好。
气结是自己身上的问题,不是按摩师的错,他只是触发了那个点。
我们长期跟自己的气结待在一起,已经麻木无感了,直到有人碰到它。
接着,嘉玲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【认路情结】。
她非常不能接受不会认路的人,甚至会感到暴躁。
类似的情景总会引发类似的情绪,循环往复。
直到某一天,她意识到自己的【暴躁】不过是投射了过往的【创伤】。
原来,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迫要自己认路回家。
在几十年前科技还不发达的时代,她只能凭着自己的记忆力记下路线,不然就回不到家。
在她的潜意识里,不会认路就等于不能顺利回家,没有这个能力就等于有生存危机。
所以长大后但凡看到有人是路痴,她就会各种不解和愤怒。
要怎么认出投射呢?
像刚刚说的,有没有什么“小事”让你的情绪不合理的大?
或者,你有没有一直想要改变、拿掉,或者介入的东西?
比如一被别人说胖就生气、一看到别人动作慢就发火、一看到伴侣懒惰就受不了。。
这里面也许都有【投射】,投射了你过往的【伤痛】。
”能力是从伤痛里长出来的。“
就像嘉玲老师过人的认路能力,其实是她为了生存,被迫过度发展的能力。
除非自己意识到这些情结下的议题,不然只能长长久久地成为情绪的奴隶。
而且只要议题没有被好好处理,别人怎么安慰都没有用。
不能接受别人说自己胖,可能是被身边的人嫌弃过,而自己也看不到自身其他的优点,觉得自卑,想要的其实是【接纳和认可】。
非常讨厌动作慢的人,往往工作环境节奏都很快,不是他不想慢,是不被允许,否则就会被贴上”效率低、办事无能“的标签。
受不了遇到问题就只会发泄情绪的人,但其实最不能接受的,恰恰也是这样的自己。
认出投射,就可以收回,就会成长,就会改善人际关系,就会更走近自己。
嘉玲老师说,我们要允许别人不一样,允许别人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结,允许别人是“幸运”的。
抽丝拨茧也好像按摩一样,按到阻塞的地方会痛会不舒服,但一旦碰到了疏通了就很舒服。
认出投射后不是意味着你以后遇到类似情景再也不会引发情绪,而是你能很快看见它,处理它。
情绪这个东西,只要从潜意识去到意识,基本上你就不会过度被它控制。
人生,就是一直在修炼这个不是吗?
如果身边有易怒的人,你不需要过度觉得自己有问题,问题真的不全在你。
当然如果你说话很难听、容易伤人,自己也要反省反省。
但如果你说一些没有伤害性的的话、或者很小很小的玩笑,有的人就爆炸,他也许只是投射了一些过往的创伤。
你只需要知道,他在这个痛点经历过一些情结,情绪还没被看见和好好处理。
如果你的能量允许,可以在他情绪稳定的时候帮他梳理,能不能收回投射要看他自己的意愿。
果然还是那句话,因为懂得,所以慈悲。
你因为看到自己,而看到别人。
祝福大家意识到自己的投射,早日收回。
ps. 对于非常看不惯他人不自立的我自己,听完这期podcast,便开始get到一些东西。
我甚至重复听多一次。
最近也有在研究萨提尔老师的【冰山理论】,对于这个“自立情结”,开始有些眉目(可参考下图)。
爸妈如果看到这个,不要想太多啊,这是我自己的人生功课。
欢迎大家一起在探索自己冰山下的世界~
17/07/2025

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