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《病毒的“苏醒”,只是一个提醒》

  • sharonlow0813
  • 2 days ago
  • 6 min read

上周日一位女客户来找我,是第二次来看我,第一次是在月头。她第一次过来的时候没做预约,全凭运气walk-in,我刚好结束了一个线上问诊,离下个预约有45分钟空档,再三斟酌后我还是决定看了她。


她近几个月遭两种病毒缠身,尝试过西药和中医治疗后,病毒数量不减反增,身心俱疲。她近期常感觉忽冷忽热、口干渴、容易生病,还有子宫肌瘤的病史,身体和精神快要支撑不下去了,但又需要强撑着完成每日高强度的工作。


她忽冷忽热的情况,也是中医说的「往来寒热」,考量了其他伴随的症状,她目前属于「少阳病」的范畴,需要用「和法」治疗。中医的部分就不加以赘述了,来看看现代医学的部分。病毒感染后,病毒本身也许会呈现波浪形的复制,随后免疫系统会产生一些发炎因子,它们会作用在下丘脑,把体温的“目标值(set point)”调高或调低,所以患者会感觉忽冷忽热。


首先,她目前可以检测出来的病毒有两种,分别是Cytomegalovirus (CMV)和Epstein-Barr Virus (EBV), 其实这两种病毒大部分人体内都有,只是一直在“沉睡中”,直到你的免疫力低下的时候,它们才会“苏醒”。这两位都是“潜伏”在免疫细胞里,不像同个家族的兄弟,也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”水痘病毒”(Varicella-zoster Virus),这家伙“苏醒”的现象比较明显,因为它会影响到神经细胞,让你痛和长水泡——俗称“生蛇”。CMV EPV 的“苏醒”顶多让你觉得长期疲累、低烧、喉咙痛,或者淋巴结肿大等等,症状不太明显。


简言之,这些病毒或许你我都有,看它们要不要“醒来”而已,而它们要不要“醒来”,取决于你免疫力的强弱。


我明白她的无措和心累,她看了很多医生,都得不到她要的答案。第一次看诊时,碍于时间上的限制,我简单地做中医辩证和讲解病毒感染的机制。我不想要过度解释病毒感染怎么影响身体,它顶多是个“果”,不是“因”。我当时想进一步说明病毒数量不消退背后的原因,也就是「为什么会长期免疫力低下?」


看的人多了,有时看一下客户的神情、听她们讲的话、观察她们的语速和语态,大概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。我知道,看她心里装了很多事。我忘记说了哪句话,让她热泪盈眶,我便给她一个拥抱。我说:“很多东西说不完,今天能见面是缘分,之后你再找个时间来,我继续跟你讲解“其他因素”,今天我不收你钱。” 她有看过我的影片,本身对身心这块也有兴趣,所以我相信是有缘的。但是当天她还是付了钱。


第二天她来看诊时,我们的谈话专注在「找到她内心卡住的能量」。


她大概花了20几分钟,讲了公司里面的人事环境。总的来说,就是她觉得各个部门的人办事不力,没有先见之明,也没有补救措施。自己往往是花心力去预设和规避风险的人,每次提出来的方案没人采纳,也鲜少有人愿意协调。职场的境遇如此,家庭的情况通常也有雷同,我便也以她原生家庭为切入点展开更多对话。


果然,她是家中长女,从小就被迫扛起照顾弟妹和包揽所有家务事的责任。又是一个「长女/长子」课题呀~


我问她:“你会不会觉得每一天你的生活都充满了失望和无奈?” 她想了想,点点头。


我说她对这个世界要太多的要求和期待,一旦人事物的发展没有符合她的要求,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一次次的失望、愤怒、无奈、委屈。


“你允许自己失望吗?”

“不管你付出了多少,你允许别人就是无法做到你要求他们做的东西吗?”

“你允许即使你很在乎你的家人,他们就是无法同样在乎回你吗?”


有没有可能,他们不是故意做不到,而是他们就是没有这些能力。

没有考虑大局的能力、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、没有关心人的能力、没有爱人的能力。。

因为他们无法给你他们没有的东西。。


小时候,或许我们一直被要求、被打骂,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或多或少塑造了一些习惯,觉得自己“应该/必须”做这个那个。这些家庭规条当中,有很多对我们的成长有帮助,有些却成了阻碍。现在我们长大了,可以重新评估和做选择。


比如,“我必须照顾好弟妹”可以换成“我能够照顾好弟妹”,再换成“当我觉得弟妹有困难时,我可以/愿意照顾弟妹”

时过境迁,时代更迭,小孩子都长大了!永远记得要把「情境」考虑进去,不要把一些「信念/规条」停留在以前,却束缚了一自己一生。

对于父母的期待,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后,请归还给他们,回报的方式有很多,无需过度牺牲自己。


还有一点很重要,当我们回溯到小时候的「情境」时,或许觉得好生气,也好委屈。那个时候,我们是不是也期待被人理解、被人接纳、被人爱?我们今天长大了,却无意识地期待别人做好多事来符合自己无限的要求,甚至在自己达不到目标状态时不断责备自己,可是却鲜少去理解别人和自己发生了什么事、为什么会这样。


小时候那么想要被爱,如今怎么就不愿意回过头来爱自己了?


「如果每天对自己、对他人、对整个世界,都充满不合理的期待,那你只会有数不尽的失落和愤怒罢了。」


他一定要把事情做好吗?做不好会对你有什么影响?做不好会对他有什么影响?

这个影响需要你负责吗?他注定不能从挫败中学习吗?他一定要学习到教训吗?

你对他有什么期待?他对你又有什么期待?你对自己有什么期待?

你的期待合理吗?你如何表达你的期待?

他可以不符合你的期待吗?你也可以不符合他的期待吗?

所有人都要符合你的期待,才能让你舒服吗?

我邀请你去符合所有人的期待,你会舒服吗?

那你一定要迎合所有人的需求,你才值得被爱吗?


「我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生命和精力,去完成某人或自己无限的期待。」


很多能力,都是从伤痛中长出来的。

我们能接受有些人就是没有经历过我们所经历过的吗?

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,要面对和学习的课题都不一样。

别人的遭遇,你未必懂得;

别人有的能力, 你未必有。

别人有没有在包容你,你不一定知道。

过度要求别人的人,通常也爱苛责自己。


你有试着去沟通吗?还是只是想说服对方来符合自己的期待?

沟通的时候,有试过去理解对方吗?

有好好表达自己吗?就算表达不好,有试着去学习更好地表达吗?表达好了自己,别人还是要恶语相向又如何?

我们只能做好自己,表达好了,气顺了,其他的真的不在你的控制当中。

即使你付出了真心,别人就是要负你,

he fails you, it’s not your failure, you may leave now.


只管表达好自己,不强求对方做出你想要的决定,

你会发现之后你可以很有底气地重新做选择。

到最后,无愧于心就好。


病毒的“苏醒”,只是一个提醒,提醒她应该好好照顾自己了。这样说来,要谢谢病毒成为让她向内探索的入口和重新调整生活的契机。

我发现她一路走来,展现了很多勇敢、坚毅、积极解决问题的「宝藏特质」,最珍贵的是她永远用「真心」去对待身边的人,即使失望了那么多次。这些身上的「宝藏」,她自己从未发现,听我为她「寻宝」时,她笑笑跟我说谢谢,顿时觉得有一股力量支撑着自己了。最后,我让她把更多的欣赏和慈爱带给自己,也教她一些睡前的冥想练习,帮助稳定自己的能量。能量稳定了,诸病自愈。


那一天,她本是预约了45分钟的问诊加针灸,我们却讲了将近2小时。

我说,你还要针灸吗?

她说,不需要了。

其实,很多人需要的不是治疗,而是理解。


祝福自己,祝福她,祝福大家。


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@


👉想知道更多关于情绪能量与健康的连接,可购买刘医师《心安,则身安》线上课程。【一次购买,永久观看】链接


ree

 
 
 

Comments


联系我

​联系号码

013-8775548

若有任何疑问,请发送Whatsapp信息至以上号码。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就职诊所

医艺坊 Ee Holistics
7, Jalan Tengah, Bandar Kajang, 43000 Kajang, Selangor

​请提前预约看诊,期待您的前来。

 

 

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