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慢阅人无数,慢慢照见自己
- sharonlow0813
- 4 days ago
- 2 min read
我多事,所以可以分享很多故事;
我多话,所以可以感染很多路人。
这就是我,真实的我,和想要真诚的我。
冷静是我,激昂是我;
纠结是我,豁达是我;
沉默是我,表达是我;
执拗是我,圆滑是我;
会生是我,会死也是我,
不管怎样,我都是我。
不管别人怎么看你,
是赞赏还是批评,你还是你。
不需要活在别人眼里,
也不要死在别人嘴里。
三毛说:“你对我的百般注解,
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,
却是一览无遗的你自己”。
外界的声音,当做参考就好,
有建设性的可以顺便提取,
有破坏性的可以练习过滤,
毕竟别人有别人的课题,
祝福就好。
“你眼中的你不是你,
别人眼中的你也不是你,
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。”
“无我”是佛教核心思想之一。
在佛学中我们执着的“那个我”
其实是一个不断变化、
因缘组合的假象,
不是真实不变的存在。
当我愿意放下这个我,
去看到你,发现你即是我,我即是你,
你我都好,才是真的好。
喜欢跟他人碰撞之后弹回来看到的自己,
其实我们只不过把内心的东西
投射到了他人身上,
别人从来都只是一面镜子。
希望慢慢阅人无数,慢慢照见自己。
近几个月养成了写作的习惯,
让我想起之前听podcast时一些创作家说,
在创作的时候(写作、写歌、拍片),
好像一直在跟另一个世界的自己对话,
随着习惯的建立和保持,
越来越容易捕捉到这种“来自宇宙的声音”。
当时听了,我完全get得到。
自我对话,自我梳理,自我表达,
是在这个AI时代弥足珍贵的事。
我不写不行,哪怕没有人看,
这就是我最大的生命动力。
podcast里某作家也说到,
“创作就好像按摩一样,
按到阻塞的地方会痛会不舒服,
但一旦碰到了疏通了就很舒服。”
我们不会花力气去跟别人比较得失、斗争利益,
我们只愿意待在自己的“游乐场”里尽情挥洒。
每个人都有一个游乐场,
在里面大家都是玩家,
即使是烦恼都可以变成创作的素材,
因此黑暗和光明都无所谓,
体验而已。
欢迎有缘人来到我的游乐场一起玩乐。
23/06/2025




Comments